AR眼镜之远程可视化教学、远程维护、远程指导

发布时间: 2023-06-04 07:37:33

AR眼镜之远程可视化教学、远程维护、远程指导

远程可视化教学、远程培训

近年来,AR技术已在工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重大突破。尤其在智慧教育领域,打造远程互动教学,AR实训和沉浸教学,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教育教学智能评测,全面升级教育教学、校园服务、教学管理、教育评价等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AR教学实训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高科技展示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授课模式也从“灌输式”改为“互动式”,以求通过这种有机的AR教学方式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AR有着高仿真、场景化、可交互等突出特点,它可以创新地帮助打破物理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并且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重新构建了老师、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及学习不同类型的模型。数字化工作流解决方案让学生可以在工作培训过程中以第一视角观察操作步骤,跟随镜片屏幕上的指令制导与标注进行作业,快速提升专业技能。

过去五年,AR眼镜头显企业给安防人员做过人脸识别,给航空公司做过飞机检修,给医院做过手术远程指导,还给发电厂做过设备巡检,2022年,AR眼镜头显硬件价格低至3000元,软件也积累了成熟的空间计算、模型构建、3D渲染、远程指导等能力,2023年,教育领域成为AR眼镜头显企业重点开拓的领域。

检索上千页操作手册中的特定内容,远程调用设备检修案例,看清高速运转的变压器内部的线路和零件……当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一副眼镜来解决,“感觉像带着外挂去打怪。”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火电专业学生李洋这样形容。

在工业实训课堂,AR设备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实训,指对设备、产线进行实际操作,是企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进校即进厂,实训即上班,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途径,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22年发布的两个文件《职教法》修改与《虚拟现实工作指南》让“AR+教育”走上风口,财政拨款水涨船高,2022年,中央对地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度,2022年资金规模达到302.57亿元,比上年增加25亿元,增长9%。2023年,财政部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上的资金预算超272亿元,用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那么,AR技术设备满足了教育的那些需求?AR企业能否在教育行业辟出一块新地盘?商业化的快和教育的慢怎么在AR企业身上取得平衡?

“我们将培训、远程协作SaaS化,放在自己的CRM、ERP里,也是订阅制,几十美元一个人,直接用Hololens打开APP就可以用。”Lee表示,“很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应用微软软件,Hololens是Windows和Azure的终端之一,使用起来顺理成章。”

AR在2022年下半年与宝马合作,宝马中国培训中心在We Store上传新车3D模型,供宝马中国600多家4S门店做新车上市的销售培训,替代过去靠2D影像、文字、宣传片、视频、H5小程序、PDF文档等为主的培训方式,在AR眼镜中1:1还原真车大小和材质,全面展示展示车型卖点及功能。同一套模型还可以给消费者提供看车体验。

而在丰田的实践中,当一个丰田技师带上AR眼镜,汽车各部位的线路和装配信息,如零件和连接器的位置,都通过三维方式显示,并叠加在实际车辆上;平时肉眼看不到的汽车复杂功能和空气动力学原理,以3D全息图的形式叠加在车身上显示出来,并通过动画的方式查看运行状态等信息;汽车各种零件号、产品旁还自带名称和原理图。

“AR教育空间大概有多大?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算,AR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工厂里有大量先进产线、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怎么样去使用、检修、保养、运维,对于新一代工人都是挑战。”张信扬说,“AR在运维和培训方面效果明显,对于这个前景我们非常乐观。

远程医疗教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自己的领域。其中,医疗领域的应用尤为令人瞩目。远程问诊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一种趋势,但是传统的远程问诊方式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而随着增强现实(AR)技术的不断发展,AR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设备已经开始应用于AI医疗远程问诊中。本文将探讨AR眼镜在AI医疗远程问诊中的应用。

    AR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设备,已经在AI医疗远程问诊中展现出了其巨大的潜力。其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情诊断

AR眼镜可以通过内置的AI医疗系统,帮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医生可以通过AR眼镜看到患者身体的情况,同时AR眼镜可以实时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这种方式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可以节省医生的时间和精力。

二、远程会诊

AR眼镜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的功能。在远程会诊中,患者和医生可以通过AR眼镜进行实时的视频通话,同时AR眼镜可以实时传输患者身体的数据和医生的指导建议。这种方式可以让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和高效,同时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医疗教学

AR眼镜可以应用于医疗教学领域。医生可以通过AR眼镜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学生可以通过AR眼镜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操作过程。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进行指导和教学。

目前,AR眼镜已经在医疗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例如,国外一家名为医疗机构名为"Meet Schedule"采用AR眼镜进行远程问诊。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患者通过AR眼镜拍摄身体状况的视频,并通过网络传输给医生。医生可以通过AR眼镜看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对其进行远程问诊。这种方式可以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也可以让患者更加便捷地进行问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应用,其应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结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R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设备,已经开始应用于AI医疗远程问诊中。其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病情诊断、远程会诊和医疗教学等领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R眼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其应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此外,在应用AR眼镜时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AR眼镜会成为医疗领域的一种重要的设备,并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远程维护、远程指导、远程协作、人脸识别、劳务实名制

工业4.0时代加快了工业生产制造向智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AR技术为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制造过程中的设计、组装、维护、培训等环节的传统实现方式。

AR眼镜作为第一视角,项目指挥部等非现场远程连接基站设备巡查现场,指导作业面工作人员、解决问题,通过实时视频、文字、图片、AR标记等多种方式,提升沟通效率。AR眼镜融合AI识别技术,训练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算法,对现场的人员条码进行智能化识别与分析,帮助工人提升作业能效。

脱离网络时,第一视角本地记录运维及巡检流程,关键位置自动化打点留存关键数据,后续回传后台备份记录,生成现场技术变更/作业指导记录表单。

便携式安装,AR眼镜+手机即可实现操作,可用于不同工作岗位,方便项目现场安全检查、质量检查、指挥调度等。

通过AR智能眼镜,实现第一视角过程记录、推送标准作业流程和资产数据、连接IoT设备、模型图纸近眼显示、关键步骤AI嵌入复查确认,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真正做到作业全程可追溯。

AR远程协作是指通过语音视频通讯、AR实时标注进行远程协作, 提高企业生产、维修、培训等价值链效率, 为企业带来变革。通过AR远程协作系统,在远程维修、作业指导、补助设备点检、远程稽核、培训员工等业务场景协助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工业巡检:

· 将实际的现场图像与目标状态相结合,并可将操作结果进行对比与核定,以便指导后续操作;第一视角共享视频/音频同传,多终端同步画面,方便技术专家远程协作或指挥现场人员完成工作

· 将设备对应数据,操作步骤,维修方式以及隐蔽工程以三维可视化形式叠加在现实中对应位置呈现
· 对巡检人员进行调度,并通过人员位置在后台实时展现,对实际巡检线路进行优化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主要通过影像处理技术将虚拟影像和现实影像融合,使真实环境和虚拟世界实时叠加到同一画面或空间。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通过AR远程协作系统,在远程维修、作业指导、补助设备点检、远程稽核、培训员工等业务场景协助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人脸识别:对接劳务信息,通过后台AI算法,对静止或移动的人群进行监测,实现毫秒级别的人脸检测,通过算法识别施工人员是否在册、工种、班组等信息,方便现场调度

风险识别:通过AI算法,对现场违规事件或风险现象进行捕捉,如未佩戴安全帽、反光衣、烟雾明火等,和固定式视频监控相配合,做到现场管理不留死角。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情况”,其中多次提及AR,并点明AR对于生产的促进作用。

某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公司的案例来看,这家企业用户提供第三方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有非常多的网点,但每个服务都需要专家来诊断,这让他们的业务扩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他们使用远程指导系统的第一年,根据客户的经验判断,远程支持第一阶段可以解决了30-40%的现场支持工作。可见,不用远程指导时,专家可支持工程师的比例是1:10,用远程指导的话,专家可支持工程师的比例为1:15。远程支持的第二阶段是把智能眼镜放在医院,工程师可远程支持,支持医院的比例从之前的1:0.75变为 1:1.25。

  假设他们第二年需要业务翻倍,那么通过远程支持,可以节省12-14名专家,节省75%以上的专家成本。

  假设第二年人员投入不变,用远程指导后,可以使业务扩张1.5倍以上。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够预计,未来远程专家系统将可解决70%的问题,生产力将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远程指导系统应该成为企业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