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技术详解

发布时间: 2024-03-06 17:58:00
  • LOS vs NLOS

  • RSSI

  • First Path

  • 2nd Difference

万物智联AIoT+5G智能感知图传,一切尽在合肥优视大型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AIoT万物智联,智能安全帽生产厂家,执法记录仪生产厂家,智能安全帽智能头盔头盔记录仪执法记录仪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AI盒子车载DVR/NVR、布控球智能眼镜智能手电无人机4G补传系统等统一接入大型融合通信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电力施工作业现场可视化安全综合管控平台项目解决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50

安全生产可视化远程监理在大型厂矿(发电厂、钢厂、石油石化炼化、化工园区等有危险工种岗位等工矿企业)中的应用,各类防爆安全帽、工作记录仪等,图传加数传,危险气体采集,工人心率等体征信息采集,与工单等信息结合,统一后台汇聚。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9

智慧工地-远程可视监管,劳务用工实名制,工作票绑定,定位安全帽~人员定位-考勤、精细化管理 系统应用方案,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8

智慧工地-智能AI算法的实现机制,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29

警用执法记录仪~城管+公安执法记录仪~交警执法记录仪-布控球等移动视频终端视音频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88

移动执法视频取证标准配置(4G/5G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布控球+无人机4G回传+车载DVR+头盔摄像头,AR眼镜等统一接入大型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是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中存在的功率的测量。Anchor呈现的RSSI用负值表示。该值与发射器(Master)到接收Anchor的信号强度有关。数字越高,信号越好。-90dBm 及更高的值通常等同于锚点处于良好的覆盖区域。越接近-80dBm,信号越强。

第一条路径FP

第一路径(FP)表示直接接收信号(LOS)的质量。它与 RSSI 类似,但 FP 对反射(NLOS)更敏感。-80 dBm 是最佳值(但在实践中从未达到,因为该值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115dBm 是最差值,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可用。RSSI 的值通常略高于 FP。

数字化煤场基于UWB的人员高精度定位系统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997

室内定位(UWB/蓝牙等)技术方案概述,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05

室内定位之蓝牙信标配合安卓系统的智能安全帽、电力作业记录仪,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67

内置RTK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安全帽测试报告(MQTT通信),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32

内置UWB室内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安全帽-软件说明,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31

第二个差异SD

第二个差异参数显示了从主锚点到邻居锚点的同步稳定性。它是根据从主锚点发送并由邻居锚点接收的连续同步时间戳来计算的。值低于 1 表示同步良好,而值高于 2 表示同步更不精确,因此默认情况下将锚点排除在位置计算之外。

何时检查同步稳定性? 

  • 当你设置新的master时初始化之后

  • 每当你设置一个新的master

 

存在检测限制和用例

存在检测不能依赖于精确的飞行时间 UWB 信号测量,因此使用接收信号强度 (RSSI)。然而RSSI与距离并没有真正的相关性,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很大。 这极大地影响了测量的稳定性、准确性并带来了一些限制。

真实位置需要比存在检测更密集的锚点基础设施,但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然而,在仅存在信息就足够的领域;成本可能会得到优化。

  • 存在检测部署规则:

  • 设置为存在检测模式的锚点不能靠近在真实位置中设置的锚点。它们的间隔必须通过厚壁或至少 15 - 25 m,否则可能需要调整阈值以避免标签闪烁。

  • 存在检测锚点之间的间隔也应至少为 15 m,否则位置可能会在相邻锚点之间来回跳跃。

例子:

  • 场景:走廊、隧道- 仅需要粗略位置和标签方向。所有锚点均设置为存在检测模式。锚间距应至少为 15 - 25m。

  • 场景:混合拓扑- 入口处覆盖有存在锚点,而右侧房间有带有四个锚点的真实位置。如果存在检测区域中的锚点未通过 UWB 到达定位小区中的锚点,则可以实现这一点。它们通过墙壁或距离分开。

  • 从标签接收数据。 某些应用程序需要获取某个特定地点的电池电量或仅接收传感器数据。

  • 基于存在检测的房间识别–不推荐。UWB 信号穿过墙壁的穿透力可能不是恒定的。因此,每个房间放置一个锚点并不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 技术细节

存在检测的基本条件是至少在一个锚点上接收来自标签的闪烁。锚点可能未同步。

一旦无法计算精确位置,就会自动启动存在检测。这些情况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 无法开始位置计算 - 缺少标签闪烁、未找到主锚、无同步或同步质量低

  • 位置计算失败,例如由于计算错误较大。

此外,接收闪烁的锚点必须设置其位置 - 这意味着该锚点已分配给计划并具有坐标 X、Y 和可选的 Z。

如果还设置了“高度过滤器”,则锚点必须位于允许的高度。例如:锚点 A1 和 A2 收到标签闪烁。锚点 A2 位于比标签更高的楼层,因此被排除在计算之外。

注意:如果两个锚点都位于比标签更高的楼层,则锚点将被排除,因此不会报告位置。

  • 存在检测坐标

API 中从存在检测锚点接收到的位置报告的参数与真实位置模式下的锚点相同:

定位数据:posX、posY、at、CLR、numberOfAnchors、posZ

传感器数据(可选):四元数、acc、陀螺仪、mag等。

posX 和 posY 是锚点的位置,被认为距离标签最近。

CLR – 置信度 – 存在检测的值大于 9990。

目前使用两种代码:

  • 9999 – 无法开始位置计算。

  • 9998 – 位置计算失败。

  • 存在检测的计算

存在检测(PD)算法的输出是最有可能最接近标签的锚点的位置。这是由两个参数决定的:

  • 最后一个标签位置与捕捉到眨眼的各个锚点的距离。最后一个位置就是最后一个精确位置,否则就是最后一个PD位置。如果没有这样的位置可用,则忽略距离计算参数。

  • 各个锚点上的 RSSI。值越高越好。

这两个参数具有同等的优先级。对于 PD 位置,如果锚点和标签都包含气压计,则可以计算 Z 轴坐标。

 

  • 存在检测的配置

以下选项可用于存在检测:

存在检测– 启用/禁用全局存在检测功能。

仅使用存在锚点– 如果设置为“是”,则仅将在“存在”本地化模式中明确设置的锚点用于 PD。如果设置为否,则在“真实位置”模式下设置的锚点也可以使用 PD 报告位置。仅当无法计算“真实位置”位置且经过“最短触发时间”后,“真实位置”模式下配置的锚点才会使用 PD 模式计算位置。

最短触发时间– 从真实位置模式切换到存在检测模式的滞后(以毫秒为单位)。通过设置值为0,一旦无法计算出精确位置,标签将立即报告PD位置。由于该参数,可以防止由于真实位置和存在检测模式之间的交替而频繁跳转。这可能看起来像是从精确位置不稳定地跳跃到任何锚点的位置。

注:未定义从精确位置切换到 PD 位置的迟滞。

Rxpowerlevel 阈值– 只有接收到 RSSI 优于此参数的闪烁的锚点才能用于确定 PD 位置。这使得限制 PD 激活的距离成为可能 - RSSI 值小于 -80 大部分位于锚点附近。

切换锚点的阈值– 仅当第二个锚点上的 RSSI 提高至少该值时,标签才会更改其 PD 位置。这样一来,PD位置的稳定性就会增加,标签一旦进入两个锚点的范围内就不会跳跃。

传感器概述

 

  • 加速度计

测量三个正交轴上的加速度

加速度计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使用:

  • 运动检测

  • 空间旋转确定*

  • 发送原始数据*

 

  • 运动检测和睡眠模式

运动检测利用加速度计的数据来检测标签是否在移动。该信息使标签可以在静止后进入睡眠模式。这带来了两个好处: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通道上的通信工作量。

标签有四种睡眠模式选项

  • 禁用

  • 延迟睡眠

  • 立即睡眠

  • 活着

禁用
标签定期发送闪烁消息,并且运动检测处于非活动状态。 

延迟睡眠(5 秒)
一旦未检测到任何移动,标签将保持发送闪烁 5 秒的时间,然后进入睡眠模式。该模式适用于需要在标签停止处进行精确定位的场景。

立即睡眠
标签在未检测到运动事件后立即进入深度睡眠。

保持活动状态(5 秒)
没有运动事件发生后,标签立即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每 5 秒发送一次闪烁。发送眨眼信号后,标签将重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功能对于静态标签跟踪非常有用。

 

  • 加速度计阈值

用户可以设置运动检测事件的加速度阈值。在 Tag iMU 上,它可以设置在 4 mg 至 1020 mg 的范围内,步长为 4 mg。对于其他标签,可以将其设置在 63 mg 到 8001 mg 的范围内,步长为 63 mg。该值可以通过控制台或无线配置消息设置。如果用户设置的值失步,则会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可能值。

应该注意的是,MPU9250 加速度计 (Tag iMU) 的行为与 MMA8453 加速度计 (Tag Piccolino) 不同。为了实现相同的行为,MPU9250 需要设置比 MMA8453 低四倍的阈值。这种不相等是由具有不同参数的内置片上高通滤波器引起的。

此功能可以通过无线配置或使用控制台进行设置。

 

  • 可用的数据格式

标签还可以设置为发送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有两种操作模式:

  • 发送纯RAW数据

  • 发送更正后的数据

发送纯 RAW 数据
来自加速度计的三轴数据以 RAW 形式发送到其附近的任何锚点,并通过 API 进一步提供。

发送校正数据
标签在发送前从 RAW 数据中减去零偏移。这些偏移是在惯性测量单元校准期间确定的,这在惯性测量单元校准部分中进行了描述。在 RTLS Manager 中,您只能启用或禁用加速度计数据的流式传输,RAW 数据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如果要流式传输未校正的数据,则需要通过控制台进行设置。 

用户可以进一步设置加速度计的动态范围。也可以通过控制台或来自 RTLS 管理器的无线配置消息来实现。MMA8453 加速度计的动态范围可设置为 ±2 g、±4 g 或 ±8 g,MPU9250 加速度计的动态范围可设置为 ±2 g、±4 g、±8 g 或 ±16 g。

 

气压计和温度计

气压计传感器有以下模式:

  • 低功耗模式

  • 正常模式

  • 高精度模式

陀螺仪

陀螺仪的作用是测量绕三个正交轴的角速度。

陀螺仪提供以下功能:

  • 方向确定*

  • 发送测量数据*

 

磁力计

磁力计的作用是测量三个正交轴上的磁场强度。

磁力计提供:

  • 旋转确定*

  • 发送测量数据*

 

空间旋转测定

  • 加速度计 

该传感器可用于计算重力加速度引起的旋转。如果将标签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则在垂直轴上将观察到 1 g 的重力加速度。在其他轴上将观察到零加速度。这意味着我们获得了[0,0,1]g的加速度向量。如果标签旋转,则矢量也会旋转。根据矢量旋转,可以确定倾斜度。它是标签绕 X 轴和 Y 轴的旋转。无法根据加速度计数据计算绕 z 轴的旋转。

优点

- 低功耗

缺点

- 对非重力加速度(包括振动)敏感

- 无法计算绕垂直轴的旋转

  • 陀螺仪 

陀螺仪输出是围绕三个正交轴的角速度。通过对角速度积分,可以计算围绕所有三个空间轴的相对旋转。理论上,只有陀螺仪才能计算空间旋转。但由于陀螺仪固有的漂移,计算出的旋转仅在短期内有效,这会增加计算的累积误差。

优点

- 可以计算绕所有轴的空间旋转
- 数据不受外部干扰的影响

缺点

- 高功耗
- 只能计算相对旋转
- 结果的短期可靠性

  • 磁力计 

磁力计输出是三个正交轴上的磁场强度。由于地磁场的存在,可以制作电子罗盘。通过使用磁力计,可以计算绕与地磁场矢量正交的两个轴的旋转。然而,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磁场矢量的不同倾角是一个重大障碍。因此,在标签处于水平位置的情况下,来自磁力计的数据只能用于计算绕垂直轴的旋转。此外,结果可能会因永磁体或电磁感应引起的磁干扰而受到破坏。

优点

- 低功耗

缺点

- 对磁干扰敏感
- 一般只能绕一轴旋转

  • 传感器数据融合

上述每个惯性传感器的缺点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数据融合来抑制:

加速度计 + 磁力计
通过使用这两个传感器的数据,可以计算所有三个空间轴周围的空间方向。但非重力加速度和磁干扰的影响不会被抑制。

加速度计 + 陀螺仪
使用加速度计数据,可以消除陀螺仪绕水平轴的漂移。当使用互补滤波器时,可以抑制非重力加速度的影响。然而,陀螺仪围绕垂直轴漂移并且保持未补偿,并且仍然只能相对于起始位置计算围绕该轴的旋转。

磁力计+陀螺仪
在这种情况下,绕垂直轴的漂移将被抑制,但绕其他轴的漂移不会被抑制。与加速度计+陀螺仪融合类似,可以使用互补滤波器来抑制磁干扰效应。绕水平轴的旋转将仅相对于起始旋转进行计算。

加速度计 + 陀螺仪 + 磁力计
来自所有三个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是空间旋转估计的最佳解决方案。利用陀螺仪的数据可以抑制非重力加速效应和磁干扰。相反,陀螺仪的漂移可以通过来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的数据来补偿。来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的数据也可用于计算参考旋转而不是起始位置。

  • 空间旋转表示

计算出的旋转可以作为单位四元数或作为 Tait – Bryan 角序列发送到服务器。强烈建议使用四元数表示,因为 Tait – Bryan 角存在不可修复的万向节锁定问题。

Tait – Bryan 角度
显示旋转时,必须按照偏航 – 俯仰 – 横滚 (z – y – x) 的顺序应用计算出的角度序列。

基于气压计的 Z 轴

通过气压计进行 Z 轴高度测量是否适用于我的用例?

  •  是的,如果给定的用例有可能定期将标签放置到已知的 Z 轴上以执行重新校准。

  • 如果控制下没有标签,Z 轴将无法工作,因为无法执行受控重新校准。 

以下是常见用例的列表:

气压计的优点/缺点

以下是有关压力传感器的一些事实:

  • 绝对精度:±1 hPa(或±8 m)

  • 相对精度:±0.06 hPa(或±0.5 m)

  • 压力传感器精度:±0.005 hPa(或±0.05 m)

     

由于绝对压力测量不够准确,因此根据移动标签和静态锚点之间的压力差采用相对测量。两种设备都必须配备气压计并进行校准。

挑战

  • 气压计长期稳定性 ± 1 hPa(或 ±8 m)——RTLS 系统的最终 Z 轴在校准后可以精确到 +-15cm。然而,长期来看,气压计会漂移几米。

    解决方案:定期重新校准气压计。

  • 标签激活气压计的功耗 – 不要忘记气压计测量会消耗能量。

    解决方案:请参阅数据表和标签电池寿命计算器了解更多信息。

  • 标签在重新校准期间需要传输至少10条消息,因此不能使用永久睡眠模式,因为标签不发送任何数据。

    解决方案:如果可能,使用带有外部电源的标签。如果需要使用睡眠模式,请始终考虑气压计重新校准阶段。

  • 气压温度灵敏度:0.5Pa/K,(或1°C cca 5cm)。

    解决方案:不被视为室内标签的问题。

  • 快速气压变化——相对缓慢的气压变化(例如天气)会得到固有补偿,因为气压数据经常从锚点收集。

    解决方案:由于锚部署的密度,可以补偿门打开等快速压力变化,这也抵消了锚一侧的快速变化。

  • IP 67 防止标签上的压力变化

    解决方案:必须有用于气流变化的孔,该孔应用 IP 67 通气印章覆盖。

 

锚点 Omni 部署规则

Anchor Vista Omni 配备全向天线。因此,必须将 天线垂直向上安装 ,有时甚至向下安装。

理想情况下,将锚点安装在每个位置单元的相同高度。

最好的方法是将锚安装在定位单元内的相同高度。如果给定场地不允许,请尝试将它们至少保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最大)内,100厘米的差距。标签上方的绝对高度不得超过 6 米,适用于 Anchor Vista Omni。

使锚与墙壁或天花板分开。

务必将锚栓安装在随附的支架上。切勿将锚点直接放置在墙壁或天花板上, 因为这可能会影响锚点的天线辐射方向图并降低其无线电性能。如果锚点靠近天花板(如上图所示),请安装天线垂直向下的锚点。

正确安装示例

下面,您可以看到正确的 Anchor Vista Omni 安装位置。锚安装时天线应垂直向上。如果是吸顶安装,天线可能非常靠近天花板,则安装锚点时应使天线垂直 向下。 

错误安装示例

错误的 Anchor Vista Omni 安装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请勿水平安装锚点,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弯曲天线。如果天线弯曲,其辐射方向图就会降低,并且锚点的性能也会显着降低。

部署 Anchor Vista Omni

始终在定位单元内的主锚和相邻锚之间保持清晰的视线。

主锚应始终与其附近至少三个其他锚保持清晰的视线。不需要确保系统中位于同一位置小区的所有锚点之间的视线。每个位置单元必须有自己的主单元。主设备选择是通过RTLS Manager完成的。 

将锚点部署在正在定位的对象上方。

锚点使用无线同步,这意味着它们之间需要有清晰的视线。因此,最好将它们安装在任何移动物体(包括正在定位的物体)上方。

在部署过程中保持正方形几何形状。

由于精度稀释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平方”位置单元格。两侧之间的比例不应高于 3:1,以达到尽可能高的精度。

一些区域(例如狭窄的走廊)可以使用之字形部署进行覆盖。请注意,这种部署会降低狭窄区域的精度图片

尝试保持标签和锚点之间的直接视线 →如果标签部署不理想,则需要更高密度的锚点放置。

  • 找到资产部署金属屏蔽最少的最高点。

  • 找到一个体重最小的位置,将标签放置在人身上。

 

L型环境

要减少此类环境所需锚点的数量,您可以使用锯齿形部署。

零售店

当锚点之间没有重大障碍物时,您可以轻松使用经典的网格部署。

仓库和工业

在这些环境中,锚点之间通常有很多障碍物。在空旷的地方,可以采用方形布放,在走廊里,可以采用锯齿形布放,以减少所需的锚点数量。

办公空间

在这些密集的环境中,您应该在每个房间放置五个锚点,并将锚点尽可能靠近墙壁移动。如果墙壁是由薄材料制成的,例如干墙(石膏板墙),则信号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很好地传播,并且您可以使用五个锚点来覆盖多个房间。

 

Wi-Fi拓扑和网络规划规则

 

RTLS系统的Wi-Fi网络规划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 每个 AP 的建议锚点数量最多为 5 个。

  • 确保 RTLS 的 Wi-Fi 网络不会干扰附近的其他 Wi-Fi 网络。

  • 每个 Anchor 上的Wi-Fi 信号强度需要优于-67 dBm。Wi-Fi 网络应专用于 RTLS 锚点。

  • 需要设置TCP同步(TOA)。即使通过单个 AP,也不建议对无线部署使用 UDP 同步。

     

标签部署规则

尝试在标签和锚点之间保持尽可能多的LOS 

例如,人体会显着衰减UWB信号。因此,正确的放置至关重要。建议佩戴手腕、肩膀或头盔。虽然背部或胸部的放置具有挑战性,因为标签对锚点的可见性非常有限。

叉车上的最佳标签放置位置,以实现从标签莱昂纳多车辆到锚点的最佳信号传播。

 

锚定 Vista DirectFive 部署规则

Anchor Vista DirectFive配备定向天线。因此,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天线的垂直和水平方向正确,以保证定向天线信号传播的正确方式。 

天线在90°水平角和36°垂直角下发射信号。在下图中,您可以看到 定向天线的理想辐射方向图。

高增益定向天线的优点在大面积开放区域中得到最好的利用。

一般情况下,全向天线锚点的缺点是推荐物理安装网格为15×15米。如果锚点放置的距离超出此距离,它们之间就会失去同步,并且标签的信号质量会严重下降。

定向天线可让您在锚点之间拥有更大的空间(在没有障碍物的开放环境中,单元格的尺寸可达25 x 25米)。

根据位置单元的尺寸,在设计锚点部署和标签放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垂直天线方向

正确垂直定位锚非常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应该向下倾斜到地面。倾斜角度取决于锚点的高度和定位单元的尺寸。

3D 画面显示情况。 绿色矩形是锚点(同步层),底部的蓝色矩形是标签移动的表面(标签移动级别),3D 对角线使用粉红色进行可视化。同样,该锚点指向另一个锚点的对角线相反方向的正下方。

考虑以下示例。我们的牢房尺寸为25 x 20 米,牢房对角线长度为32 米。对于这样的应用程序,我们可以使用四个 Anchors DirectFive。 锚放置在 6 米高,并且彼此呈对角线定向。现在它们需要向标签所在的表面倾斜,以便信号覆盖定位区域。锚点应指向相对锚点下方的表面。 与墙壁的倾斜度约为 10.6 度。当然,锚安装得越高,锚就需要倾斜得越多,反之亦然。

当锚点倾斜到最大时,信号可能无法到达对面的锚点,这可能会破坏锚点的同步。另一方面,锚点倾斜得太小可能会导致信号的主瓣指向对面的墙壁而不是定位区域。

水平天线方向

让我们按照上面的例子进行操作。

Vista DirectFive 的一个锚点应该能够尽可能多地看到其他锚点。由于辐射方向图的原因,Anchor DirectFive 应稍微水平旋转到远端的锚点。在本例中,角度为 5 度,正如您在左上角锚点中看到的那样。这同样适用于其他人。 

由于天线的方向性,我们可以看到无线电覆盖范围在中心再次达到最佳状态,但在两侧往往会下降。然而,如果系统被设计成标签不到达边界并且仅在定位区域内移动,则性能将处于最佳状态。

仅部署基于 Anchor Vista DirectFive 的较长距离需要没有障碍物的开放空间环境。如果环境不开放或者有障碍物,则应考虑混合锚点部署。

安装支架

使用 Anchor Vista DirectFive 的安装支架可以轻松完成水平和垂直旋转。在支架上,您可以找到如下图所示的角度设置

实际安装的实例

混合部署

在某些安装中,建议结合使用两种天线类型。

示例 1 - 有障碍物的环境

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并不开放,并且会出现一些障碍。让我们按照上一页中的示例,使用尺寸为 25 x 20 米的单元,并将锚安装在 6 米高的柱子上。

如果我们如下图所示部署 Anchors Vista DirectFive,则左下锚点将在左上锚点辐射图边缘接收来自左上锚点的信号。

由于该地区有一些障碍物,接收信号质量可能不太好。 因此,为了达到最好的同步,我们应该多添加一个锚点。 Anchor Vista Omni 将完美完成这项工作,并有助于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同步和位置计算。 

即使单元中间的安装位置似乎是锚的最佳位置,但锚的更好位置是在单元的最长边缘上。中间的位置对于锚点同步非常有好处,但是在计算标签位置时,它可能会产生跳跃形式的问题。

示例 2 - 尺寸为 40 x 10 米的单元

考虑尺寸为40 x 10 米的单元,并在柱上安装 3 米高的锚。此部署需要六个锚点 → 4x Anchor Vista DirectFive 和 2x Anchor Vista Omni。

考虑尺寸为40 x 10 米的单元,并在柱上安装 3 米高的锚。此部署需要六个锚点 → 4x Anchor Vista DirectFive 和 2x Anchor Vista Omni。

在这种情况下,Anchor Vista DirectFive 将与地面倾斜 5 度。 由于远端之间的距离为 40 米,因此水平旋转将为 20 度。角落中的其他 Anchors DirectFive 将进行相同的垂直和水平旋转。锚点 Vista Omni 将位于单元最长边缘的中间。由于它们被放置在中间,因此它们将与边缘上的锚点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并且能够接收来自其附近标签的闪烁。

示例 3 - 复杂环境

在更加密集和复杂的环境中(通常在工业中),两种天线类型可以同时使用,以根据其属性覆盖安装的不同部分。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向天线用于较小的空间,典型网格为15×15米。另一方面,锚点之间距离为 25 米的较为开放的走廊将无法用全向天线覆盖。这里,定向天线用于覆盖更长的距离。

天线比较

在某些情况下,全向和定向天线都可以用于覆盖同一区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定向天线比全向天线具有多种优势。以下是一些示例。

在示例中,同一区域(一条长走廊)被两种类型的锚点覆盖。由于全向天线在空旷环境下的最大网格为15×15米,定位区宽度为24米,因此在图a)的中间必须额外放置一排锚点。这增加了布线和安装成本。

针对这种情况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定向天线。在图b)和c)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使用更少数量的锚点(大约一半)和定向天线,可以充分覆盖相同的空间。其优点是锚点数量较少,布线也较少(电缆较少也意味着成本显着降低),而且无需将锚点安装在定位区域的中间,这有时会出现问题。

上图显示了两种可能的定向天线部署。

图b)表示没有位置小区重叠的部署。锚点在物理上彼此相邻放置。这种类型的部署导致覆盖区域所需的锚点总量较少(与 Anchor Omni 部署相比),但在位置单元之间的边界处可能会出现标签位置的轻微不稳定。

图 c)表示位置单元重叠的部署。中间的锚点物理上面对面放置。由于单元格重叠,当标签从一个单元格移动到另一个单元格时,标签位置应该更加稳定。为了确保正确同步,中间相对的锚点应处于不同的高度 →避免屏蔽效应。

 

现场调查

  • 7 部署规则

在现场勘察期间,您应该始终牢记 7 条部署规则,如下所示:

  1. 在主锚和相邻锚(至少 3 个)之间保持视线清晰(无障碍)

  2. 在局部物体上方安装锚点(至少2米且不超过6米)

  3. 理想情况下将锚点(主锚点周围)安装在同一高度(最大变化 1 米)

  4. 定位单元内所有锚点的高度应低于最低障碍物(例如闪电、通风系统、天花板等)

  5. 保持锚点与墙壁或天花板分离(理想情况下为 50 厘米,但不少于 15 厘米 - 较短的分离会导致较高的信号衰减和反射引起的不准确)

  6.  设计锚点部署时保持类似正方形的几何形状

  7. 确保标签和锚点之间的视线清晰(至少 3 个锚点)

  8. 调整锚点的方向,使其辐射能力得到尊重(Vista Omni 具有向上或向下的非弯曲天线,Vista DirectFive 面向局部对象)

  • 现场调查需要准备什么

大面积工程如15 000平方米,大约需要150个锚栓。由于每个锚点都必须有明确定义的位置,因此最好记下有关要使用的锚点类型、可能的高度(距地板的距离)、位置和方向(Anchor DirectFive 需要倾斜和旋转)的注释。还有安装类型、障碍物以及所需的离墙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