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AI 眼镜毫不意外地「卖爆」了。
根据小米官方账号的设备激活数据显示,截止 2025 年 7 月 2 日,小米 AI 眼镜的实际用户激活数量已突破三万台。这个数字,区别于模糊的出货量或销量,它直接反映了已经拿到产品并开始使用的真实用户规模,是硬件销售中最重要的活跃用户指标之一。
这一成绩标志着,在经历了一众创业公司的前赴后继和市场摸索后,中国的 AI 眼镜赛道,终于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玩家的入场,并且通过强势的品牌效能,正在将 AI 眼镜这一概念普及给更多普通数码用户。

小米 AI 眼镜外观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这股强劲的势头,在中国 AI 眼镜行业引发了剧烈的涟漪。如果说此前的智能眼镜是少数极客和先行者的「浅滩游戏」,那么小米的入局,则是将整个行业带入了充满变数与机遇的「深水区」。
01
为何是小米?
小米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探索、试错与期待。
中国 AI 眼镜市场中,最典型的负面案例,是曾被寄予厚望的闪极。
作为一家在数码配件领域以设计和「反性价比」著称的新锐品牌,闪极曾抢占先机,试图打造国产版的 Ray-Ban Meta。闪极拍拍镜描绘的功能蓝图——AI、拍摄、记忆、回溯,以及 999 元的「共创价」,一度让市场为之振奋。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巨大的工程化鸿沟。从 2024 年 5 月预售到 2025 年 1 月才陆续发货,长达 7 个月的等待消磨了用户的首批热情。而真正到手的产品,更是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有用户反映「新品到货双侧镜腿就不对称,而且镜腿掉漆」,更有甚者,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遭遇无法开机、充不进电的致命缺陷。

定价 999 元 的闪极眼镜产品在上市之后存在诸多品控问题 | 图片来源:小红书
作为一款拍照眼镜,其核心的拍摄功能也备受诟病,画质被用户形容为「千禧年的复古画风」,存在严重的彩噪、色偏和模糊问题。发布会上承诺的视频回溯、蓝牙通话等功能也未能如期上线。
一位阿里通义大模型团队的高管曾透露,闪极团队对 AI 的理解还停留在「接入个 API 就行了」的层面,严重低估了从模型到眼镜应用的整合难度。
硬件选型上的失误更让产品雪上加霜。闪极为拍拍镜搭载了紫光展锐 2020 年发布的智能手表芯片 W517,试图用一颗为手表设计的芯片,去支撑一款需要更长续航、更轻重量、并接入多种大模型的智能眼镜,其调教难度可想而知。
闪极的困境,是整个 AI 眼镜硬件行业从 0 到 1 所面对巨大挑战的缩影——它暴露了创业公司在供应链整合、品控、软件调优和工程化能力上的短板。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作为一家成熟的、年出货上亿台设备的硬件巨头,其优势被无限放大。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深厚的硬件工程经验、成熟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完善的软件开发团队,共同构成了小米 AI 眼镜成功的基石。
它不需要像创业公司那样在黑暗中摸索,而是在一条已经被验证的道路上,用硬件公司最擅长的方式,做出一款完成度更高、体验更稳定的产品。
02
产品的取舍与再中定义
小米 AI 眼镜虽被定调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但其产品本身并不「未来」,甚至被不少 XR 媒体评价为「乏善可陈」。
小米 AI 眼镜重约 40g,采用了经典的 D 型方框设计,官方宣称「专为亚洲脸型优化」,佩戴时不易产生明显的压迫感。尽管有评测认为其镜框和镜腿相较于设计更为时尚的 Ray-Ban Meta 略显粗大呆板,但小米通过提供经典黑、半透明玳瑁棕、鹦鹉绿等多种配色,以及支持全渠道配镜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日常佩戴的时尚属性需求。

小米 AI 眼镜外观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其硬件设计部分的最大的设计亮点,无疑是「电致变色」版本的推出。用户通过双指划动镜腿,即可在 0.2 秒内实现镜片颜色的多档调节。尽管该功能有时需要多次调试才能成功,且需额外支付 700 至 1000 元的溢价(怒喵科技创始人李楠曾评价「这个技术如果真的想普及,不能这么收割消费者」),但它依然凭借炫酷的科技感吸引了大量订单,目前在多个电商平台均已显示「到货通知」。
第一人称视角(POV)拍摄是当前 AI 眼镜最核心的应用场景。小米选择以更高的分辨率作为突破口,其横屏视频在清晰度和画幅上超越了 Ray-Ban Meta 的竖屏格式,同时也更贴合主流平台的观看习惯。
然而,这种对画质的追求似乎牺牲了部分的稳定性。在运动场景中,小米眼镜的画面拖影相较于防抖性能卓越的 Ray-Ban Meta 更为明显。在交互层面,两者都提供了快捷的操控方式,但细节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打磨思路。小米通过实体按键实现了迅捷的 0.8 秒快拍,但在语音控制上,却缺少了结束录制的指令,必须依赖手动操作。
相比之下,Ray-Ban Meta 的语音交互则更为完整,支持全程语音启停,提供了更沉浸的「解放双手」体验。
此外,作为产品体验的灵魂,AI 的实现路径也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内核。小米与 Meta 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Meta 选择将 AI 模型内置于设备端侧,实现了几乎零延迟的飞快响应。然而,对中国用户来讲,网络限制使其核心的多模态 Meta AI 功能在中国大陆地区无法使用。
目前,小米在 AI 眼镜上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云端」路线,将其 AI 能力完全绑定于手机上的小爱同学。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调用强大的云端算力,从而实现会议纪要转写、多语言同声传译等复杂且高度本土化的实用功能。但其代价是,每一次交互都依赖于手机的蓝牙连接,带来了大约两秒的延迟。
03
百镜大战与巨头的野心
小米的入局,不仅是推出了一款产品,更是向整个行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AI 眼镜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Ray-Ban Meta 的成功为所有后来者提供了范本和目标。其销量突破 200 万台,合作方依视路陆逊梯卡更是计划到 2026 年底将年产能提升至千万台。这一成功,源于 Meta 的技术与雷朋经典设计的完美结合,以及依视路陆逊梯卡遍布全球的强大线下渠道。
Meta 与依视路的合作证明了,只要解决了设计、佩戴和核心功能问题,消费者愿意为 AI 眼镜买单。
Meta 的野心不止于此。它计划推出更多基于 Oakley 等旗下品牌的联名款,并逐步将 Ray-Ban Meta 打造为一个开放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

Meta Oakley 眼镜外观 | 图片来源:Meta
扎克伯格在内部会议上呼吁:「我们基本开创了这个品类,竞争对手尚未真正进场,但他们终将到来……眼下正是我们全速推进的绝佳时机。」
但在国内,小米面对的是一个蓄势待发、但用户接受程度相对更低的战场。除了前述的闪极,雷鸟创新推出的 V3 AI 眼镜主打 4K 拍摄和 39g 的超轻重量;Rokid Glasses 则凭借其显示功能,数次在社交媒体上「出圈」,在前期同样承担了不少教育市场的成本。
除了产品本身,一场围绕设计与渠道的合纵连横早已展开,博士眼镜、宝岛眼镜等传统眼镜巨头,纷纷与雷鸟、华为、魅族等科技品牌达成合作,试图抢占线下入口。
此外,作为事实上的普及者,小米 AI 眼镜仍然在很多地方起到了教育市场的作用:许多消费者在体验小米 AI 眼镜时都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在镜片上显示字幕?」
这背后,是 AI 眼镜行业在当前技术阶段产生分水岭的缩影:真正的 AR 眼镜,需要在轻薄的镜片上实现高亮度的信息显示,并由一颗低功耗芯片进行实时运算,即使是目前已经采用自研芯片的小米 AI 眼镜,也没有在当前的试水阶段采用这种设计。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副总裁 Neil Shah 指出,AR 眼镜最难的部分是占系统总功耗 60% 的显示模组和 30% 的运算芯片。今年六月底,罗永浩在投身 AR 领域、烧掉大量资金后也在极客公园举办的 AGI Playground 大会上坦言,十年内 AR 眼镜都不太可能实现理想的商业化。
因此,无论是小米还是 Meta,都务实地选择了「眼镜+相机+音频+AI」这一形态,作为通往终极 AR 眼镜的过渡阶段。这既是技术上的妥协,也是商业上的明智选择。
但凭借小米的品牌势能,AI 眼镜的概念迅速从科技圈渗透到大众消费市场。三万台的激活量,意味着有三万个活跃的种子用户正在通过社交分享、口碑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对这一新品类产生兴趣。
一款来自巨头、且能够大规模出货的产品,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了明确的需求和方向。无论是镜片电致变色技术、微型摄像头模组,还是特种转轴和低功耗芯片,都有了可以为之奋斗和迭代的量产目标。一个稳定、健康的产业链生态,正围绕着这些头部产品加速形成。
小米的成功入局,无疑会刺激更多科技和互联网大厂加速推出自己的产品。可以预见,接下来,来自百度、字节跳动等公司的竞品也将陆续登场。2025 年下半年的 AI 智能眼镜市场,将从创业公司零星点火的阶段,正式进入巨头们正面厮杀的激烈竞争格局。
04
通往「下一个 iPhone」的漫长征途
小米 AI 眼镜的表现,决定着它能否在中国市场抢占先机,至少从目前的首销销量来讲,小米 AI 眼镜作为大厂中入局最早、最受期待的选手之一,已经抢占了重要的先机。

小米 AI 眼镜外观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但它远非这场竞赛的终点:从长远看,AI 眼镜的终极目标,的确仍然是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这条路道阻且长,需要攻克显示、功耗、交互、生态等无数技术难关。但小米 AI 眼镜的火爆销售证明,大门已经被推开,市场已经准备好迎接变革。
在这场没有人愿意错过的、通往「下一个 iPhone」的竞赛中,沿着 Meta 的路线,小米已经率先看见了第一个弯道。
支持红外夜视IRCUT的4G智能安全帽BW620Y,内部主板型号有,SAE01, asr8601 ,W20, k61v1_32_bsp_1g, k62v1_64_bsp, soq_azw_05_Natv,soq_azw_01_Natv,AZW003,aqm6816,soq_azw_01_Natv,SC161, W25,比传统的白光照明灯效果要好很多,可以避免图像中间大块的亮光斑,可以在雾天使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94y1E7tB/
危险气体检测仪,通过4G/5G执法记录仪或者4G/5G智能安全帽上报到平台,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73
智能安全帽~生命体征检测与危险气体检测一体化集成设计还是蓝牙无线外挂式方式好?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79
智能安全帽~生命体征采集上报,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506
智能安全帽,检测生命体征上报平台, https://v.douyin.com/e3oP4Yx/
AIoT万物智联,智能安全帽生产厂家,执法记录仪生产厂家,为大型国企央企提供移动视频类产品的ODM/OEM服务,单北斗定位智能安全帽、智能头盔、智能头箍、头盔记录仪、独立北斗定位执法记录仪、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AI盒子、车载视频监控/车载DVR/NVR、布控球、智能眼镜、智能手电、智能电子工牌、无人机4G补传系统等统一接入大型统一视频平台~融合通信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什么是智能安全帽,如何选购智能安全帽,智能安全帽的主要功能,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09
目前支持的AI智能算法、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有哪些,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97
视频演示1~单独北斗定位智能安全帽助力光伏新能源, 视频演示2~石油石化
海康、大华等5000路固定点摄像头走国标GB28181接入统一视频平台smarteye,支持eHome,ISUP, SIP,萤石云,CMSV6等
海康等IP摄像头走国标GB28181接入smarteye平台,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44
国网+南网电力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应用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50
轻危大型厂矿可视化监管系统方案(有内部作业视频数据安全保密的需求),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58
小微型4G/WiFi执法记录仪、胸牌记录仪大全~智慧养老护工、银行机场客服、外勤、上门安装维修等,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784
超薄款4G工牌视频记录仪BH128,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575
4G/5G执法记录仪前端人脸识别、人脸比对使用说明,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365
防抖执法记录仪、智能安全帽、头盔记录仪大全,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692
可拆卸智能安全帽、绑带式、粘贴式、贴合式、分体式智能头盔记录仪、智能头箍记录仪大全,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697
定位安全帽大全,人员定位考勤、电子围栏脱岗检查 all in smarteye,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843
支持南方电网WAPI无线网络的4G/5G执法记录仪、智能布控球、智能安全帽产品,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404
各种布控球分类列表大全,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339
北斗双频高精度定位智能工卡、电子工牌大全,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689
无人机4G/5G图传到远程指挥中心统一视频平台smarteye或者海康等国标大平台,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775
县级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411
智慧铁路,铁路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可视化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系统应用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413
智慧港口可视化作业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414
石油石化可视化巡检系统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应用方案,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415
车载视频监控产品,车载DVR/NVR、4G行车记录仪系列产品,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850
为什么武警、特警拉练演习的MESH自组网系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smarteye平台?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