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7-10 21:25:09

      一提起伊朗,中国人对它的印象基本上呈现两极化,一是百折不挠的反美斗士,二是封闭愚昧的神权国家。除此之外,对伊朗的历史了解甚少,因为历史课本上很少提及伊朗,在世界历史上伊朗的存在感不高。

       但要说伊朗的历史比中国的历史还要悠久,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拉的古代大帝国,伊朗曾经还是现代化发达国家,你可能要惊掉下巴。

      伊朗是如何从文明古国、古代强国、亚洲现代化国家的先驱,最终沦落为神权国家,成为国际文明的弃儿?

      让我们带着很多问号,从伊朗的前生今世寻找答案。

伊朗的土著政权——埃兰国(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639年)

      伊朗文明史至少4700年,而中华文明史被国际史学界承认的只有3700年。但区别在于中华文明是原生文明,伊朗文明则更像是在苏美尔文明影响下的次生文明。

       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分别发展出来了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城邦、国家、宗教等。我们这边再过1000多年,才会进入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部,伊朗高原的西南边缘地区的平原地带,住着一批伊朗的土著居民埃兰人。他们在西边邻居苏美尔人的影响下,有样学样,也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并于公元前2700年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埃兰国。

图片

        这个国家从公元前2700年建国,到公元前639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共存在了2000多年。这两千多年埃兰人跟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为争夺资源相互征伐。

       公元前的2006年,埃兰人联合闪族的阿摩利人灭掉了苏美人最后一个王朝——乌尔第三王朝,苏美尔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前1157年,埃兰人灭掉了加喜特巴比伦王朝。公元前636年,埃兰被亚述帝国所灭。伊朗土著人的历史成为过去。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源于东欧平原的游牧民族印欧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背着铺盖赶着牲畜翻山越岭来到了中亚阿富汗高原,其中一部分人去了印度,一部分人来到了伊朗高原。

      一部分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的哈马丹地区定居生活,他们被称为米底人。在公元前700年前后为了反抗亚述帝国的侵略,米底人部落建立起了米底王国,并于公元前612年联合迦勒底人灭掉了亚述帝国,随后又联合北方的西徐亚人灭掉了位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乌拉尔图王国,国力盛极一时。

       另一部分雅利安人来到了伊朗南部埃兰人的地盘上,被称为波斯人,后来由传说中的阿契美尼德国王(公元前688~前675)建立了波斯小王国,后来成为米底王国的附属国。

       公元前550年,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起兵吞并了米底王国,并俘虏了的米底国王也是他的外公阿斯提亚格斯。公元前547年消灭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希腊城邦以及埃及等国的盟友吕底亚王国。公元前539年攻入巴比伦,将两河文明最后一个国家新巴比伦帝国并入波斯。

       经过一系列的对外扩张,一个由波斯人建立的新帝国横空出世。

       作为伊朗的秦始皇,居鲁士大帝可能是由于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原因,他以宽容仁慈的姿态对待被征服地区。占领巴比伦后,他立即释放了被尼布甲尼撒二世灭国并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允许他们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对犹太人而言,波斯人是他们的大恩人。而不是像现在的伊朗跟以色列是仇敌这样。

      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大帝在征讨北方马萨格泰人部落时战死沙场。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王位,并征服了埃及,将埃及变成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登基,他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大帝国时代,被伊朗人成为“古代史上最强大的国王”。

图片

      在希腊历史中,他们引以为傲的“马拉松战役”就发生在大流士统治时期。欧洲人上纲上线地认为他们以少胜多,自由战胜了专制,保存了西方文明的火种,使得雅典民主制度得以发扬光大。但对波斯人来说,这只算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而已,没太当回事。第二次希波战争,强大的波斯帝国被希腊城邦联军在海上彻底打败,波斯帝国的扩张才算画上句号。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最后一位国王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打败,在逃亡的过程被他地方行省的总督所杀。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正式落幕。伊朗进入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23年,年仅三十三岁的亚历山大患病去世。他留下的覆盖巴尔干半岛、埃及、中东以及最远至印度的大帝国立即分崩离析成三个希腊化国家。其中伊朗被塞琉古王朝统治,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在伊朗碰撞融合,促进了波斯文化的发展。 

帕提亚帝国(汉朝称其为安息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公元前250年左右,位于伊朗东北部里海以东的同属雅利安部落的帕尼人发动叛乱,赶走了塞琉古王朝在当地的总督,成为帕提亚地区的统治者,建立了阿萨息斯王朝。

     帕提亚帝国开始了扩张之路,逐步将塞琉古军队赶出了伊朗,公元前142年攻占了巴比伦。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帕提亚人遇到了向东扩张的罗马人。

      落后于西亚文明的中华文明紧赶慢赶终于在西汉时追上来了。世界三大帝国同时出现,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大汉帝国,三个帝国之间开始有了交流,丝绸贸易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为了争夺亚美尼亚、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控制权,罗马帝国和帕提亚帝国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争中。两个国家打了两百多年的仗,谁都 不能灭掉对方,受战争拖累,帕提亚帝国元气大伤,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24年,阿萨息斯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被来自法尔斯省的阿尔达希尔领导的起义军所打败杀害。至此国祚480年的帕提亚帝国寿终正寝。

萨珊波斯帝国(又称波斯第二帝国)(224年~651年)

     226年,阿尔达希尔夺取泰西封后,加冕为“众王之王”,波斯萨珊王朝开始了。

     伊朗虽然改朝换代,但罗马与波斯这场为争夺亚美尼亚控制权的毫无意义的战争仍然在继续。

     这四百年,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一是罗马帝国在皇帝图拉真的带领下帝国版图扩张到了极限;二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三是罗马首都从罗马迁到了君士坦丁堡;四是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五是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日耳曼蛮族所灭;五是西欧进入日耳曼封建时代。

      萨珊王朝在阿尔希尔、沙普尔一世、沙普尔二世三位贤主的统治下也进入了强盛期。

      公元259年,萨珊军队与罗马皇帝瓦勒良带领下的罗马军队在今天土耳其南部一代展开决战。很不幸,罗马皇帝兵败被俘。罗马皇帝被带回泰西封,穿着“龙袍”跪倒在萨珊皇帝沙普尔面前口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对罗马帝国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两个国家之间战争频发,互有胜负,没有一方可以长时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公元531年~579年,霍斯劳一世的统治被称为萨珊王朝的“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经达、文化繁荣、军事强大、国土扩张。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都被迫向波斯帝国支付高额赔款,霍斯劳一世可以骄傲地宣称罗马帝国是他们的朝贡国。

     602年,拜占庭皇帝莫里斯被手下将领福卡斯所杀害。作为莫里斯的好友萨珊皇帝霍斯劳二世率兵为其报仇,但军队还没有打到君士坦丁堡,福卡斯就在610年被罗马在非洲的总督希拉克略所处决。希拉克略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皇帝。但霍斯劳二世仍然继续攻占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他征服了耶路撒冷,并将耶稣的“真十字架”掠回泰西封。虽然东罗马帝国被动挨打,逼得希拉克略要迁都到迦太基,但萨珊军人长时间在外作战,已经有了厌战情绪。最终罗马皇帝希拉克略防守反击,628年联合突厥人从格鲁吉亚方向攻打泰西封,霍斯劳二世开始向希拉克略求和。东罗马帝国军队收复被占领土,并于630年将真十字架又迎回了耶路撒冷。

        这场战争让两个国家身心疲惫,他们正要想坐下来休息一下,没想到阿拉伯军队来势凶猛,636年,拜占庭军队在雅穆克战役中被彻底打败,叙利亚被穆斯林占领。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落入异教徒手中。

       637年,萨珊波斯最后一任国王伊嗣俟三世的军队在卡迪西亚被击败,泰西封沦陷。651年,伊嗣俟三世在逃亡东部的过程中,在梅尔夫附近被杀害。他曾经还想求助东土大唐皇帝帮他复国。阿拉伯人完全占领了伊朗。

     萨珊波斯王朝的覆亡,是伊朗人的第二次被异族灭国,这次灭国的代价就是伊朗从此以后变成了伊斯兰教国家,651年也成为古波斯文明与伊朗伊斯兰文明的分水岭。最终导致了1980年伊朗从一个开放包容的世俗国家变成为一个封闭排外仇视现代文明的神权国家。

被伊斯兰征服,从阿拉伯人到蒙古人(651年~1501年)

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伊朗分别经历了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都城大马士革)和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年,都城巴格达)。

661年第四任哈里发默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遇刺身亡,倭马亚人叙利亚总督兼前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堂弟穆阿维叶趁机就任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伊斯兰逊尼派也就此形成。

680年,阿里的儿子侯赛因在卡尔巴拉(位于今天的伊拉克)被哈里发叶齐德的军队所屠杀,这件事导致了什叶派的诞生。

大量的伊朗贵族和学者来到巴格达的宫廷里做官,为哈里发出谋划策治理国家,伊斯兰文化与琐罗亚斯德文化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伊朗特色的什叶派伊斯兰文明。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成为世界上政治清明、思想包容、文化繁荣、科技先进、国力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中国造纸术的传入,有力地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发展。在哈里发曼苏尔和马蒙的支持下,一大批学者将古代的希腊文献、印度文献、波斯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阿拉伯文后来又被翻译成拉丁文,并十字军被带回意大利,这才有了欧洲后来的文艺复兴。可以说阿拉伯帝国在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远胜于同时期的大唐帝国。

阿拔斯王朝中后期,随着哈里发中央政权政治权威的丧失,逐渐失去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伊朗本土陆续出现了一些地方政权与中央分庭抗礼。分别是呼罗珊的塔希尔王朝(821~873年)、锡斯坦的萨法尔王朝(861~1003年)、布哈拉的萨曼王朝(875~999年)、什叶派白益王朝(又名布韦希王朝,935~1055年)。白益王朝于945年攻入巴格达并控制了哈里发,并以他的名义开始统治。从此哈里发成为精神领袖,实际权力落入到苏丹手中。

崛起于中亚大草原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055年攻入巴格达推翻了白益王朝的统治,哈里发授予塞尔柱突厥首领图赫里勒“东西方之王”的头衔,即苏丹。突厥人建立的阿拔斯-塞尔柱王朝开始统治阿拉伯帝国。

伊朗西南大部分领土被塞尔柱统治、东部被加兹尼王朝和北方的花剌子模国统治。

1071年塞尔柱军队在曼齐刻尔战役中大败拜占庭军队,并俘虏了皇帝罗曼努斯四世。由于塞尔柱军队在小亚细亚地区的扩张,拜占庭军队无力阻挡,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只好求助于西方罗马教廷,这才引发了1096~1291年的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

蒙古人发动的第三次西征于1258年灭掉了阿拔斯王朝,巴格达哈里发裹在被子里被战马践踏而死。

伊朗再次被蒙古人旭烈兀在大不里士建立的伊尔汗国所统治。

伊尔汗国衰败后,伊朗又被崛起于中亚河中地区的帖木儿帝国所征服统治。

帖木儿死在东征大明朝的路上,帖木儿帝国随后也四分五裂,来自土库曼的突厥部落建立了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两个王朝在伊朗高原争夺霸权,最终白羊王朝胜出。

萨非王朝(或称萨法维王朝,1501~1736年)

数个世纪以来南来北往的征服者,肆意践踏着伊朗这块土地。伊朗人民饱受战争摧残,政权极不稳定,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困苦不堪,一些人打着宗教的幌子开始传经布道。一个强调集体凝聚力的“萨非教团”组织在伊朗西北部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跟白羊王朝合作对外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势力越来越强大。1501年伊斯玛仪一世带领下的萨非军队打败了白羊王朝的军队,伊斯玛仪一世在大不里士登基为萨非王朝的沙王,他宣布什叶派为国教。

伊斯玛仪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以及属于萨珊波斯的全部领土。时隔近1000年,一个统一的全新的伊朗终于又重新建立起来了,只不过人种变了,信仰变了,文化也变了。

萨非王朝跟安息帝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领土往西扩张的过程中都遇到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什叶派的萨非王朝跟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狭路相逢,1514年,在西阿塞拜疆的查尔迪兰平原,冷兵器装备的萨非军队惨败于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的大炮之下。都城大不里士也被奥斯曼军队所占领,多亏奥斯曼军队想家了,这才叫刚刚成立不久的萨非王朝免于亡国。这场战役给伊朗人民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继续入侵萨非王朝的领土,在大炮的威力之下,大不里士、巴格达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萨非王朝的有生力量在沙王塔赫玛斯普的带领下,在山地采用游击战的方式骚扰奥斯曼军队,给奥斯曼军队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在反抗奥斯曼帝国侵略的斗争中,伊朗人民建立起来了民族认同和多难兴邦的什叶派民族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1587年,一代雄主阿巴斯大帝在内交外困的局势下登基成为萨非王朝的沙王。他如同大清的康熙一样,勇敢果断,先用计除掉朝中一手遮天架空他权力的权臣。他掌握大权后,开始对外用兵对付奥斯曼和乌兹别克,收复沦丧的国土,并于1598年迁都到伊斯法罕。

这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大帝去世之后,也开始走向衰败的下坡路。而阿拔斯大帝则带领同仇敌忾的萨非王朝蒸蒸日上。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他建立了一只欧式现代化常备军。1598年打败了乌兹别克汗国收复了被占领土地。1623年在大不里士将5万奥斯曼大军屠戮殆尽,1626年收复美索不达米亚,奥斯曼势力被逐出此地区。1622年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打败西班牙海军收复了波斯湾的霍尔木兹。阿拔斯大帝统治的萨非王朝从30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400万平方公里。遭受了一千年被侵略被奴役的伊朗人民终于建立起来了民族自信。

阿拔斯治国有方、宗教宽容,为了共同对付奥斯曼帝国,西方国家纷纷向阿拔斯表示友好。伊斯法罕经济繁荣,成为欧洲人向往的国际大都市。

1629年,阿拔斯大帝溘然长逝,后继位的沙王不仅治国能力不行,而且还喜欢折腾,萨非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1722年,来自阿富汗的马哈茂德.霍塔克带领叛军攻陷了伊斯法罕。令伊朗人民为之骄傲的萨非王朝走向了末路。

阿富汗征服者承认奥斯曼帝国对伊朗的宗主权,还将伊朗北部的领土让给了沙俄,以获取他们对他的支持。这激起了伊朗人民的极大愤慨,一位名叫纳迪尔的伊朗将领带领伊朗军队讨伐叛贼、收复国土,1729年打败并杀死了阿富汗征服者阿什拉夫。随后几年又从奥斯曼帝国和沙俄手中收复了被占国土。他作为萨非王朝的摄政王,为伊朗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1736年,他“被迫”黄袍加身成为阿夫沙尔王朝的开国沙王。1738年,纳迪尔向印度莫卧儿皇帝发动战争,并征服了莫卧儿帝国,两个皇帝缔结金兰,纳迪尔凯旋而归。1747年,被他的一位卡扎尔将军刺杀身亡,民族英雄一代英主就这样倒下了。阿夫沙尔王朝又陷入短暂的政权割据时期,伊朗南部的赞德王朝又维持了一段的繁荣稳定。

恺加王朝(或称卡扎尔王朝,1779年~1925年)

恺加王朝的建立者阿迦.穆罕默德小时候被阿夫沙尔人给俘获并阉割,所以准确地说,恺加王朝是由一名“太监”建立的。1786年,阿迦.穆罕默德将都城建在德黑兰,这是德黑兰第一次成为伊朗的首都。

伊郎的恺加王朝建立时,正值西方列强进入工业化时代,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在全球范围内大搞侵略、殖民和掠夺。同时期的封建军事国家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国力非常虚弱,国库空虚、军事落后,大量的国土被以沙俄为首的列强分割占领。奥斯曼帝国被迫进行类似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改革。

而恺加王朝成立不久,沙俄和英国势力就分别来到了伊朗,在工业化国家现代军队面前,落后的恺加王朝军队哪能是他们的对手。

1809~1814年,伊朗和英国签署《德黑兰协议》,规定允许英国穿过伊朗国土,前往印度,并切断与法国的一切政治关系,英国在伊朗遭受欧洲国家侵犯时,将向伊朗提供援助。看似这个和约比较平等,英国至少比沙俄要厚道很多。

1813年伊朗被迫跟沙俄签定不平等条约《吉利斯坦条约》,伊朗在里海周边阿拉斯河北部所有的领土割让给沙俄,伊朗军舰不允许在里海航行,沙俄获得了在整个伊朗境内的经商权利。

为收复里海周边的国土,大毛拉鼓吹圣战,在沙王不情愿的情况,伊朗于1827年主动向沙俄发起进攻,由于武器落后,沙俄攻陷了亚美尼亚的埃里温和大不里士。1828年双方签定耻辱的《土库曼恰伊条约》,伊朗割让亚美尼亚东南部的埃里温汗国和纳希切万汗国,并支付两千万卢布的战争赔款。

王储阿拔斯.米尔扎比较开明,他认为伊朗只有进行现代化军事改革才能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在他的推动下伊朗开始了现代化运动,同时派数十名青年前往欧洲学习。可惜由于阿拔斯.米尔扎身患疾病,未能登基便去世了。后来的继任者均缺乏国际视野和治国才干。

英国和沙俄为了自身利益认为一个愚昧落后的伊朗更符合两国的利益,伊朗身处大国中间,处处受掣肘,难以放开手脚去进行现代化改革。

1873年,伊朗沙王纳赛尔丁沙出国访问了俄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他见识到了现代化的好处,但却对欧洲的议会辩论表示反感。

他的对外开放政策一方面让伊朗接触到了现代文明,引进了工业、商业、报纸等现代化的产物,同时也让更多的列强进入伊朗成为干涉内政的因素,这也激发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

1906年伊朗颁布了《选举法》,伊朗成为穆斯林世界首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由于教育水平不高,整个国民素质还普遍较低,不管是民众还是学者官员,都只知道自由民主的皮毛,但不懂其内涵。投机分子表面打着民主的旗号实则是是搞政治投机,政府进入无序状态,严重破坏了君主立宪的进程。这一点跟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政治乱相非常相似。

英国和沙俄进一步瓜分了伊朗,北部由沙俄控制,南部由英国控制,只有中间一部分领土作为缓冲区由伊朗控制。伊朗人民得知真相后,掀起了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新浪潮。

沙俄十月革命之后,英国为保护它在印度的利益,决定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扶持伊朗建立一个强势政权。一位名叫礼萨汗的军官成为最佳人选,1921年礼萨汗带领著名的“哥萨克旅”阻止了布尔什维克进入伊朗。1924后又挫败了在英国支持下的胡奇斯坦独立主义的行动。礼萨汗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1925年,议会宣布废黜恺加王朝,并将王冠授于首相礼萨汗,巴列维王朝建立。

巴列维王朝(1925~1979年)

巴列维王朝时期是伊朗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期。礼萨汗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军队,伊朗造的战机翱翔于伊朗的领空,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他大搞城市基础建设,每个城市都有了电力和通信设施;他创立了现代司法机会,制定了民法、邢法、商法和诉讼程序,取代了传统的宗教势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他兴建学校、医院,解放妇女,禁止妇女佩戴头巾;他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从英国手中收回石油的开采权;1935年,他力主将国家名称改为“伊朗”。传统的伊朗社会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礼萨汗名义上保持中立,实则他跟纳粹德国暗通款曲。1941年,英国和苏联向伊朗宣战,8月30日,伊朗、英国、苏联三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随后英苏两国流放了礼萨汗,让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任沙王。

二战结束后,伊朗跟美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美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涌入伊朗,帮助伊朗进行军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由于石油问题,1952年伊朗跟英国断绝了外交关系,英国密谋发动政变罢免伊朗首相摩萨台,但未得成功。伊朗爆发了反对君权主义的起义,沙王逃离了伊朗,摩萨台派军警镇压。德黑兰又爆发了反对摩萨台的游行,最终摩萨台被逮捕。

政变之后,美国成为了伊朗最重要的盟友。

伊朗经济高速发展,在70年代,伊朗的人均GDP达到2300美元,成为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如果不是发生后面的事情,伊朗很有可能跟日本一样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很多美国人开始移居伊朗生活,但由于没有处理好美国人和伊朗人的关系,导致了民间反美情绪的爆发。同时由于国内贫富差距过大,富人的生活穷奢极欲,相比较大部分人的生活却非常贫穷,人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伊朗先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紧接着又是经济低迷通货紧缩,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又找不到工作,国内矛盾越积越多,游行经常发生。沙王除了靠镇压之外,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矛盾的措施,民间对政府的积怨越来越深。伊朗还被国际认定为最违反人权的政府之一。伊朗的富裕阶层对伊朗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有钱人纷纷离开伊朗前往欧美等国家。由于沙王过于专制,中产阶层也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宗教人士霍梅尼利用人民的对政府的不满和反美情绪,宣扬伊斯兰教义,煽动人民反对沙王政府建立纯粹的伊斯兰政府。

1978年1月政府背景的《消息报》刊登了一篇攻击教士和霍梅尼为“邪恶反动派”的文章,此篇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游行。1978年12月11日,德黑兰100多万人参与了反政府的游行。

图片

1979年1月16日沙王乘坐飞机离开了伊朗。2月1日,霍梅尼乘坐飞机返回德黑兰。

1979年11月,因为美国允许沙王进入美国接癌症治疗,伊朗国内群情激愤的学生闯入美国大使馆,将外交官扣为人质。美伊两国从此成为仇人。

结束语

300多万群众热情欢迎霍梅尼的到来,压抑已久的伊朗人认为霍梅尼能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他就是伊朗人民的大救星!

谁曾想,伊朗人自己选择的霍梅尼带领他们走向了没有未来的万丈深渊!

 

对于经历过伊斯兰革命的伊朗人来说,这好日子还没开始怎么就结束了?

如果当初巴列维王朝的沙王和伊朗人相互之间都多一些耐心、宽容和理性,是不是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

正是因为世俗政权的蛮横愚蠢自私无能才给了宗教狂热分子机会。

【支持红外夜视IRCUT的4G智能安全帽BW620Y,比传统的白光照明灯效果要好很多,可以规避大的亮的光斑,可以在雾天使用。-哔哩哔哩】 https://b23.tv/C36wsnX

AIoT万物智联,智能安全帽生产厂家,执法记录仪生产厂家,智能安全帽智能头盔头盔记录仪执法记录仪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AI盒子车载DVR/NVR、布控球、室外高精度定位RTK/室内高精度定位UWB/蓝牙信标定位、智能眼镜智能手电无人机4G/5G补传系统,多源视频融合~融合通信~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大型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什么是智能安全帽,如何选购智能安全帽,智能安全帽的主要功能,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109

目前支持的AI智能算法、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有哪些,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97

视频演示1~光伏新能源,  视频演示2~石油石化

海康、大华等5000路固定点摄像头走国标GB28181接入统一视频平台smarteye

轻危大型厂矿可视化监管系统方案(有内部作业视频数据安全保密的需求),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