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帽、智慧配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提出,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是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让我们先来了解现代智慧配电网吧。
“最后一公里”
从电网角度看
配电网资产规模大,不仅要与上一级电网协调优化,更要满足用户接入及供电需求。配电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要满足各组成部分间的协调配合、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时间上的合理过渡。各电压等级变电容量与用电负荷、电源装机和上下级变电容量相匹配,各电压等级电网具有一定的负荷转移能力,并与上下级电网协调配合、相互支援。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配电网发展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新型配电系统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配电网电源及负荷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强的承载力,适应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接入需要,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重。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的大唐新余25万千瓦光伏电站。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是支撑转型的重要实践。现代智慧配电网是实现多能耦合互补、多元聚合互动的基础平台,被看作是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现代智慧配电网可看作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配电网形态(新型配电系统),通过“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有源配电网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赋能新型配电系统,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配电网发展目标。
不仅要重视工程应用技术,也要重视与基础前瞻技术的融合,重点突破源荷预测跟踪、交直流混合组网、虚拟电厂调度、充放电功率调节、能量路由、资源协同、智能运维、高性能通信、智慧服务、信息安全、智慧能源仿真等技术,构建“智能电网—物联网—智慧服务”的技术体系。
02在资源协同方面
重点实现供用电系统感知透明化、业务融合高效化、运营管控智慧化、资源配置平台化,搭建供需多方协同互动的生态体系。
探索构建市场主体多元、交易品种多样、服务种类丰富的运营体系,推动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
源网荷储智能互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控制更加复杂,发展形态将发生较大变化。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配电主体将更加复杂多元,能源流向更加多样,因而配电网运行灵活性也将面临极大考验。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分体式-可拆卸-镜头角度可调节的智能安全帽记录仪4G摄像头,确保手部作业清晰可见,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841
镜头角度可调节的一体化视频型智能安全帽BW622H,
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2&i=1089
可拆卸分体式以魔术贴粘贴固定于任意安全帽顶部的4G摄像头BJ160/BJ170,可满足电力行业满两年半更换安全帽帽体而保留4G图传摄像头部分的需求,https://www.besovideo.com/product/detail?i=35
结合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目标,加强配电网建设,统筹配电网容量、负荷增长及调节资源,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满足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基于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方式和消纳特性,建设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消纳要求的分布式智能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并存、融合发展。推动微电网建设,合理配比源荷储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