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帽助力中建七局智能化、数智化
智能巡检安全帽是由云平台+智能巡检安全帽终端两大部分组成,具备定位、感知、预警和音视频通讯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采用WIFI、信息快速传输技术,集质量巡检、安全巡检、危险预警、电子围栏等16大功能于一体,具备检测裂缝、蜂窝麻面、焊包质量等质量巡检算法,识别未穿戴反光衣安全帽、明火、临边洞口等安全巡检算法,清点钢筋、钢管、方木等物资算法10余项功能,能够自动实时生成巡检报表并分级分类预警,便于各管理层级实时、全面、精准地了解一线作业情况,可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关键信息,有效替代人工管理经验,提前预判、识别、评估、化解风险,实现管理效能、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AIoT万物智联,智能安全帽生产厂家,执法记录仪生产厂家,智能安全帽、智能头盔、头盔记录仪、执法记录仪、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AI盒子、车载DVR/NVR、布控球、室外高精度定位RTK/室内高精度定位UWB/蓝牙信标定位、智能眼镜、智能手电、无人机4G/5G补传系统,多源视频融合~融合通信~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大型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智慧塔机
中建七局首台智能塔机成功试吊,标志着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上的又一重要探索。该塔机为国内先进的智慧型塔机,是中建七局和国内一流企业共同打造的基于5G技术的远程无线操控塔机。
目前支持的AI智能算法、视频智能分析算法有哪些,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97
多源统一视频融合通信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概述,https://www.besovideo.com/detail?t=1&i=240
该智慧塔机搭载的空间障碍物动态检测系统采用双目相机作为环境感知设备,结合AI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搭载在吊钩上,可实现以吊钩为中心、10米范围内存在的工地典型障碍物(如建筑墙体、防护网、钢筋笼等)的实时动态检测,使得施工过程无需地面指挥人员,有效降低施工用人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由于人眼观测范围有限而导致的意外风险。
根据塔上司机的操作习惯,在塔机平衡臂、臂根、大臂和小车上布置多个监控视角,并通过5G网络传输至地面操控室,辅助司机在地面操控室操作塔机,其中自适应跟钩技术实现了监控画面始终跟踪吊钩运动,自适应变倍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工地场景细节的高清显示。地面操控系统还搭载了吊钩自动路径规划和吊钩平稳控制技术,实现了吊钩的无碰撞路径规划及其高空的自动平稳运行,使司机从操作者角色转变为监督者角色,司机只需设定吊装终点,吊钩自动运行到终点。
无人值守运载车
无人值守运载车具有高效、灵活和环保等特点,具备防水、防碰撞功能,满足越障要求,实现了运载装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精确定位,可自动驾驶控制、自动避障以及对特定目标人员自动跟随,确保装备在复杂施工环境中安全、高效运行,可提升施工现场的协同作业效率,有效减少人力成本,符合绿色建造理念。
广东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中建七局安居风铃府项目获批广东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第一批),并立项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计划项目。项目是大鹏新区重点民生工程,由保障房、商业及公共配套设施组成,建成后可提供保障性住房473套,打造集居住、休憩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保障性住房示范区。
除智慧工地常用的智慧建造平台外,项目还尝试应用了混凝土整平、地面磨光机器人,天花打磨、室内喷涂、外墙喷涂、腻子涂敷、测量等多款机器人。智能检测方面积极推广应用智能靠尺、智能回弹仪、激光测距仪、楼板测厚仪、钢筋检测仪等,形成一批智能建造典型应用场景,有力提升了项目施工质量,在业主2023年度建设工程供应商履约评价中获得第一名。
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中建七局滨河国际新城孵化园区项目获批郑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项目作为郑州市重点工程、科技兴区“双十”工程,总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创新产业孵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郑州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
自2022年4月份开展试点应用以来,项目先后在生产、技术、质量等各管理版块中进行了全过程应用,为项目提质、减负、增效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项目应用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各类塔吊的自动防碰撞和自动制停功能,自动识别预警吊钩范围内的人员动态及司机违章作业,保障吊装作业的安全;使用智能靠尺、智能回弹仪等智能实测实量设备,测量部位和数据实时传输至平台,后台对数据进行自动汇算、统计,大大提升项目质量信息化管理效率;实现视频监控无死角覆盖,结合AI智能算法,实现对工人违章作业情况的实时抓拍,应用数字化监测手段,实时监测架体倾斜度,超过预警值向管理人员发出报警通知,有效保障项目安全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