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中国的英伟达
寒武纪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在综合实力榜单中,寒武纪是AI芯片业务中排名最靠前的公司。
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均是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少年天才,博士在中科院
寒武纪创始人 陈天石
陈天石被称为“天才少年”。他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二十出头就博士毕业,31岁研发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在AI芯片研究领域已经有超10年经验。,31岁“下海”创业,成立了寒武纪。
寒武纪是国内芯片领军企业——寒武纪,其创始人兼CEO陈天石,获评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计算机硬件及架构细分学科领域,寒武纪CEO陈天石位列中国大陆地区榜首。陈天石过去就职的中科院学术团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系列成果已经获得ASPLOS、MICRO、ISCA与HPCA国际四大顶级会议的认可。
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AIoT万物智联,智能安全帽、智能头盔、头盔记录仪、执法记录仪、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AI盒子、车载DVR/NVR、布控球、智能眼镜、智能手电、无人机4G补传系统等统一接入大型融合通信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寒武纪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寒武纪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 AI 应用场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云边端”全覆盖的智能处理器和芯片产品、众多行业落地案例、解决方案及多样化的AI硬件产品形态,亮点颇多
寒武纪的实力
寒武纪的初创团队成员多数来自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摇篮”的中科院计算所,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是他们中很多骨干都已在芯片设计开发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数年。
中国AI芯片领域巨头环伺。在超过30家新创AI芯片设计企业中,寒武纪不是成立时间最长的那个,却凭借着其深厚的科研底蕴,成为了行业内稳扎稳打的“实力派”。
车路协同、视频云联网、高速路安全运行、智慧交管、道路智能巡检、智慧停车等多场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算力是本轮AI创新的最底层土壤 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将伴随算力芯片产业链的升级。根据AMD预期,随AI发展,模型规模扩大,算力需求将不断增长,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潜在市场总额将从2023年的30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1500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50%,持续看好算力领域投资机遇。
MLU370-S4加速卡采用思元370芯片,TSMC 7nm制程,寒武纪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架构MLUarch03加持,支持PCIe Gen4
百度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还没有出思元590的时候,我们认为(华为)昇腾910是国内唯一可以接近A100的卡。”但从思元590目前在内部导入测试一些模型任务的完成进度来看,“优于昇腾910”。
MLU290-M5智能加速卡搭载寒武纪首颗训练芯片思元290,采用台积电7nm先进制程工艺,采用MLUv02扩展架构。
寒武纪MLU590参数
“寒武纪590芯片是一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其主要参数如下: 制造工艺:7nm FinFET
CPU:2个ARM Cortex-A76 + 4个ARM Cortex-A55 GPU:1个Mali-G77 MC9”
该芯片采用MLUarch05全新架构。
实测训练性能较在售旗舰产品有大幅提升,能够提供更大的内存容量和更高的内存带宽,其IO和片间互联接口也较上代实现大幅升级。
一份交流纪要,透露了寒武纪不但锁定了大客户,产品得到了大客户的认可,同时还追上了竞争对手,一箭三雕。
寒武纪将面向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需求
590性能:
1.寒武纪590单卡性能测试超越A100,达到A100 150%~170%的程度,目前MLULINK的片间互联速度512GB/s(A800是400GB/s),集群互联目前性能发挥大概在A100 80~90%之间,千卡互联的集群会再损失一些,主要原因出在没有自研SWITCH芯片。往后会研发MLUSWITCH,加强集群性能,提升集群互联性能,对标英伟达DGX,目标是先达到80%集群互联性能。MLUSWITCH采取外包研发的方式,研发难度不大,明年和改款590一起推出,整体会超预期。
中科寒武纪科技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的企业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芯片企业中科寒武纪,却在近3年营收增长高达50倍。寒武纪毋庸置疑是一家好公司,但传统的估值方法注定会失效,看成长性吧。营收和客户数量是两个格外需要关注的指标,倘若这两个指标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希望他能够做大做强吧,中国的芯片产业要想崛起就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司,一起把生态做强。
这必将是一段伟大的旅程,虽然荣耀往往归于马拉松的冠军,但是能够参与到马拉松中的任何一个跑者,都会获得观众的尊重和掌声,因为这首先代表着一份勇气和决心,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人,同样有着被守候和关注的价值。
在一个艰难的局面下,企业的发展很多因素是不得已,甚至是被动的,无需更多的苛责,但殊途同归,总会在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让所有参与者都分享到成功的荣誉,这才是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