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分析
一、执法记录仪行业概述
1. 执法记录仪产品定义
执法记录仪是民警执行公务时随身佩带的集实时视音频摄录、照相和录音等功能于一体的取证技术装备。集摄像、照相、对讲、定位、存储功能于一身,同时可以通过4G/5G无线实时视频传输,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便于公安干警在各种环境中执法使用。
何为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前世今生,执法记录仪从入门到精通,https://zhuanlan.zhihu.com/p/643936583
2. 执法记录仪产品分类
根据功能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执法记录仪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基础型:只具备基本的摄像、照相、录音功能,没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需要通过数据线或者读卡器进行数据导出。
高清型:具备高清摄像和照相功能,可以清晰地记录现场细节,提高取证效果。
智能型:具备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可以实时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指挥中心或者后台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指挥;同时可以通过GPS或者北斗定位系统确定位置信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人工智能型:在智能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和语音内容,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从市场反馈来看,执法记录仪向智慧化、精细化、数字化发展。区别于传统执法模式,智能化产品装备的运用在指挥协调、规范监督、存证管理、数据分析、监查考核等环节中,都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执法规范。
3. 执法记录仪产品用途
执法记录仪普遍应用于公检法领域、各种室内外检测场所等需要实时沟通的场景。我国有超过100家企业涉及执法记录仪业务,行业集中度低。执法记录仪主要用于执法部门与商业领域,其中执法部门主要有公安、交通、消防、城管、药监、海关、铁路、检察院、法院等;商用领域主要有保险业、服务业、电力业、物流业、林木业、建筑业、制造业等。
百川汇流万物智联尽入优视融合通信~大型融合通信可视指挥调度平台smarteye
5G执法记录仪+5G智能安全帽/头盔摄像头+5G智能AI布控球+融合同学可视指挥调度平台smarteye
#物联网#IoT+5G互联+AI智能视频分析#边缘计算#+大数据+遥感+#GIS#,八仙过海齐汇聚,保障安全无所惧!
#智能安全帽#/#头盔摄像头#+#4G记录仪#+#智能布控球#+#无人机4G回传#,移动视频四剑客,天生绝配,联手打造立体化全方位安全生产可视监管系统。
万物智联AIoT+5G智能感知图传,一切尽在合肥优视大型可视指挥调度平台VMS/smarteye 。
二、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现状
1. 国际市场现状
执法记录仪的发展起源于欧美国家,主要用于警察执法。美国是执法记录仪的最大市场,其次是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截至2021年,美国共有17,985个执法机构,其中约有65%配备了执法记录仪。这些执法机构包括联邦、州、县、市、镇或村等各级的警察部门,以及一些特殊的警察部门,如公园、交通、机场、学校等。美国执法记录仪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社会对警察执法的监督和问责,以及政府对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的支持。 美国执法记录仪市场的主要厂商有Axon(原Taser)、WatchGuard Video、Digital Ally等。
欧洲是执法记录仪的第二大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英国是欧洲最早使用执法记录仪的国家,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德国和法国也在近年来开始试点使用执法记录仪,以应对恐怖袭击和社会动荡等安全威胁。 欧洲执法记录仪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以及保护警察和公民的权利和安全。 欧洲执法记录仪市场的主要厂商有Reveal Media、Edesix、B-Cam等。
亚太地区是执法记录仪的第三大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执法记录仪市场,其次是印度和日本。中国在2014年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目前已经在公安、交通、消防等多个领域普及。 中国执法记录仪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2. 国内市场现状
2021年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其中公安需求占据了绝大部分。2022年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28亿元,2024年将达到30亿元,2025年将达到32亿元,2026年将达到34亿元。
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摸索阶段,前期各个执法记录仪厂家追逐的是高参数指标,功能繁杂,以新颖的功能和高参数指标来吸引客户,而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又恰恰倾向于功能新颖,高指标参数的产品,却忽略了产品品质稳定性和功能的实用性;第二阶段是理性回归阶段,执法记录仪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实战考验之后,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开始着重考虑功能的实用性、产品品质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生产厂家也搜集了广大用户的使用反馈,产品研发设计摒弃繁杂,回归理性。主要以贴近实战要求为前提,着重提升产品的品质,实用功能以及产品的全天候适应性。
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形成了四大阵营:第一阵营:目前暂无全国性绝对强势品牌;第二阵营:第二阵营品牌要求产品线丰富,全国部分区域知名度较高,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此阵营中最具备进军第一阵营实力的销售额已超3亿元,已成为国内执法记录仪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第三阵营:第三阵营品牌要求产品线较为齐全,区域知名度较高,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第四阵营:第四阵营品牌要求产品线较为单一,区域知名度较低,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较弱。
三、执法记录仪行业发展趋势
1. 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推进,严格执法成为各执法机关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各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法律法规,以确保执法规范性的有序推进。在此背景下,执法记录仪行业成为新兴行业,其产品及服务主要覆盖公安、交通、司法、卫生健康、海关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
例如:
2014年6月,《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
2015年9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2016年4月,《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2017年3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2018年4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2019年5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这些政策文件都明确要求公安机关在110处警、消防管理以及案件勘查等6种场合必须全程实时记录视音频,同时规范了执法记录仪的配置、使用、存储、查询、导出等管理流程,为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除了公安部门外,其他执法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执法记录仪的应用。例如: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行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发布,要求在道路运输行业执法中全面推行执法记录仪。
2017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证据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发布,要求在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全面推行执法记录仪。
2018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发布,要求在医疗卫生行政执法中全面推行执法记录仪。
2018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发布,要求在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中全面推行执法记录仪。
这些政策利好将有力地推动执法记录仪行业的发展,增加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2.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执法记录仪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也在不断优化。目前,执法记录仪已经从基础型、高清型、智能型发展到人工智能型,具备了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和语音内容,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此外,执法记录仪还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
长续航:通过优化电池设计和节能模式,提高了执法记录仪的续航能力,满足长时间连续使用的需求。
防水防摔:通过采用防水防摔材料和结构,提高了执法记录仪的耐用性和稳定性,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使用。
多功能集成:通过集成对讲、定位、存储等功能,提高了执法记录仪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减少了其他设备的携带。
数据安全:通过采用加密算法和指纹识别等技术,提高了执法记录仪的数据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这些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提升执法记录仪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用户黏性。
3. 应用领域拓展增加市场空间
执法记录仪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不断增加。除了公安、交通、消防等传统的执法领域外,执法记录仪还逐渐进入了城管、司法、卫生、海关、铁路等非公安执法领域,以及保险、服务、电力、物流等商业领域。这些领域都有着对执法记录仪的强烈需求,以实现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执法效果和效率,保护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的权益和安全。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非公安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约为6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的25%。预计到2023年底将达到6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的21%左右。
此外,需要“有信息记录以保留信息纠纷证据”的单位,如:保险行业、林牧业等行业单位的这种需求尚未得以满足,因此开拓非警用领域将会带来销售量的巨大增长。另一个市场需求就是从原先的几个人配备一部执法记录仪,到现在的有关部门要求一人配备一部,在此过程中执法记录仪需求量将得以数倍扩大。由此看来,执法记录仪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四、执法记录仪行业投资机会
1. 投资优势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执法记录仪的推广使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红利。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对警察执法的监督和问责,以及对公平公正的追求,执法记录仪成为各执法机关必备的装备,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执法记录仪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应用拓展:随着执法记录仪的功能和性能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公安到非公安,从执法到商业,市场空间不断增加。
2. 投资建议
抓住政策机遇: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和要求,把握政策优惠和补贴机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标项目,提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注重产品质量: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注重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实用性,满足执法人员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提高产品的续航能力、防水防摔能力、数据安全能力等,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强化技术创新:在产品技术上,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
拓展应用领域:在产品应用上,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除了公安等传统执法领域外,还要积极开拓城管、司法、卫生、海关、铁路等非公安执法领域,以及保险、服务、电力、物流等商业领域,增加市场需求和潜力。
结语
执法记录仪是一种集实时视音频摄录、照相和录音等功能于一体的取证技术装备,主要用于公安、交通、消防、城管、司法等执法领域,以及保险、服务、电力、物流等商业领域。随着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成为各执法机关的建设重点,执法记录仪行业受到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